Saturday, January 17, 2015

[讀書心得]不公平的代價

不公平的代價(anobii)作者

之前去聽清大戰神彭老師的演講,提到的其中一本書。
粗淺的翻完了一次,這本書可說是對目前“美國”的金融體系缺陷的看法跟建議。

目前,是在金融海嘯過後。
金融體系,經濟學裡的理想是能穩定經濟發展,促進就業,平等與和諧。但在現實往往是錢多的官商互相勾結的一個複雜共犯結構,我們的制度鼓勵勝者全拿與分配不均,偏偏不均的後果更容易造成全面的經濟蕭條,而我們理當訂立制度的公機關上位者卻是共犯一員。

作者蒐集了許多美國、及其他不放任金融業者暴走的國家之就業、收入等統計資料,或是一些平常人不會注意到的金融與政府間的內幕後給出的觀點。作者也在書中對現況提出改進方向。


主要的心得是
1.許多人說對高所得族群課重稅會造成人們努力誘因減少。
但書中作者確切的提出資料,並證實所得分配不均、及資本利得高(社會制度讓人們用錢來賺錢相對容易,當包租工等等。)。其實比較多是讓努力的人得不到回報、有錢的人不用努力也能透過財富去剝削中產階級、讓社會兩極化、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。有錢的人只會有更多資源讓他更有錢,沒錢的人永遠翻不了身。

2.社會進步往往是在政府照顧所有族群權益的時候。
裏面有許多歷史,跟“社會主義”國家如瑞典人民生活水平等資料。

3.官商勾結、一元一票已經讓民主、法治精神逐漸喪失。
a.法律
有錢就能買到媒體、買到法律、買到一堆國家為你培育的精英律師。
幫你做事、幫你修法賺來更多的錢。
b.民主
群眾多受到媒體的控制,書中也透過心理學佐證,要改變群眾的意識是非常困難的。
受到而現有的民主制度大部分只是檯面上的民主,實權還是控制在鈔票底下。

4.「分配不均,大多是市場扭曲造成的結果,不是針對創造新財富給予誘因,而是給人誘因從別人那裡取得財富。」
金錢曾經是為了人們生活便利、追求幸福而創造出來的交易通貨。如今他變成用來衡量幸福程度的指標之一,變成他在驅動人們作動。


5.對看不見的那只手提出多層面的分析-
從美國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、佔領華爾街運動等處切入,現今的市場機制在看不見的那只手的後面的那只看不見的手操作下,已是把政府和市場同化成一個大型尋租機構。
底層的人在由大企業頂層的人把持的政府訂立的遊戲規則下玩耍、頂層的人從來不會輸、因為遊戲規則是他們定的。

6.美國造成的世界金融災害&免責權
印鈔票就能救自己



看完覺得台灣也很危險,想起了之前看的一本潛規則
官商勾結與社會分裂時常是改朝換代的契機。
在現今的民主體制下,我們仍能看到這些現象,代表民主,所謂民主,
本質上沒有帶來革命性的改變。
當選舉制度是金錢制定的,法律也是金錢制定的,教育、公共法案都為了錢而發聲的時候,民主只是個口號,喊心酸而已。

因為我們使用的金融體系、遊戲規則,檯面下讓大多數人難過的事還是一直在發生。

許多所謂產業大老提倡年輕人應該要吃苦,領低薪學習。我覺得這基本上是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,所謂的冠冕堂皇之詞。大多數的台灣年輕人一畢業就背負就學貸款,受到的教育又不跟不上時代潮流,所謂的老闆又不肯培訓員工。家境不好一點的人可能賺到的錢完全就是用來還錢,繳房租,照顧父母親。就當吃不飽還要憂愁欠下的錢怎麼還,明天在哪裡的時候,後天就碰上昨天在鼓勵你的老闆說要放無薪假,共體時艱,整個悲劇。

2015.10.26於 餐廳打工近結束階段更新

No comments :